中國無線電測量儀器行業市場規模增速在未來五年明顯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主要受益于5G在中國的落地。 無線電測試測量是利用電子學手段,通過電量形式實現對無線電各項參數的測試,是電子測試測量的重要組成部分。近些年,我國無線電測量儀器儀表行業發展速度較快,預計在2022年市場規模達到186.75億元,在政策+5G技術加持下,我國無線電測量儀器儀表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5G推動無線電測量儀器儀表發展 5G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升級的重要方向,工業互聯網是制造業轉型升級的發展趨勢。當技術新星遇上制造潮流,無疑將成為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驅動力。5G在高帶寬、低時延、多通道等技術層面的需求,需要高端無線電測試儀器儀表對5G移動通信在標準制定、研發生產、規模制造等環節提供穩定可靠的測試環境。 據了解,我國已建成開通5G基站超過130萬個,5G終端用戶達到4.97億戶。工信部部長肖亞慶表示,2022年,將進一步提升信息通信服務能力,穩妥有序開展5G和千兆光網建設。 隨著5G商用元年的開啟、AI的落地,正在驅動5G的技術特性與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深度融合,助推醫療健康、智能汽車、智慧家居和工業互聯網等行業的增長和應用將全面不同不僅和網絡運營商相關,還和儀表儀器行業也有很大關聯,其中,就包括無線電測量儀器儀表。 因此,隨著5G的發展,我國加快了第五代通信技術基礎設施建設以及5G技術應用推廣,新...
發布時間:
2022
-
02
-
17
瀏覽次數:410
溫度監測和控制是食品加工、儲藏、運輸等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但如何準確監測和控制溫度一直是一個技術難題。溫度傳感器的出現,通過準確的測量溫度,能夠有效防范在加工、儲藏、運輸等過程中由于過冷或過熱使食品新鮮度和品質受到影響。 而今消費者對食品的安全性和新鮮度都有很高的要求。這對于食品工業來說,溫度監測和控制是食品加工、儲藏、運輸等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但如何準確監測和控制溫度一直是一個技術難題。溫度傳感器的出現,通過準確的測量溫度,能夠有效防范在加工、儲藏、運輸等過程中由于過冷或過熱使食品新鮮度和品質受到影響。 溫度傳感器一般是指能感受溫度并轉換成可用輸出信號的傳感器,通過傳導或對流達到熱平衡,從而使溫度計的示值能直接表示被測對象的溫度。溫度傳感器是溫度測量儀表的核心部分,品種多樣。根據測量方式可分為接觸式和非接觸式兩大類,依據傳感器材料及電子元件特性分為熱電阻和熱電偶兩類。 目前,溫度傳感器已經廣泛應用于食品工業、農業、商業等部門。對于食品工業領域來說,溫度的測量和控制是食品生產、儲藏、運輸等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不過,如何準確把控溫度一直是一個行業技術難題。隨著食品工業等越來越多的行業開始重視溫度傳感器的作用,其在食品工業相關領域也得到迅速應用。 就當下來看,溫度傳感器已進入食品加工、運輸等領域,對提高生產效率、保障產品儲運安全等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例如溫度傳感器可...
發布時間:
2022
-
02
-
16
瀏覽次數:629
新一輪科技革命的到來正對各行各業發展產生深刻影響。對于食品工業而言,食品加工機械的快速發展使得眾多繁瑣的生產步驟實現“機器代人”,化繁為簡,尤其是伴隨著機器人技術在食品分揀、裝卸等方面的應用更加廣泛,高強度的食品倉儲物流作業變得安全可靠又輕松高效,業內對智能搬運機器人等機器設備的需求或處于高速增長中。 隨著國民經濟持續增長與居民消費水平不斷提升,近年來我國食品飲料消費熱度攀升,市場蓬勃發展,飲料、乳制品、休閑食品、烘焙品等均展現出不錯的發展勢頭。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相關數據顯示,2021年飲料行業銷售額預計達6296億元,去年前十一個月規模以上乳企主營業務收入達到4288.32億元;艾媒咨詢數據則預測,休閑食品行業在持續增長態勢下,2021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1562億元。 而正如人們所知,食品工業的發展與市場消費需求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消費向好之下無疑也給予上游產業更多動力。隨著飲料、乳業等步入兩位數以上增長的發展快車道,食品加工制造業得以以快速發展的信息技術為支撐,邁向自動化、智能化生產轉型中,尤其是在高強度的物品分揀、搬運、垛碼等環節,有序、快速的機械化操作既能減少倉庫存儲空間,也能緩解人工壓力和成本,進一步完善生產流程。 目前來看,智能搬運機器人可以很好地適應食品飲料行業生產需求,在自動識別障礙物、自動導引運輸車系統等技術支撐下,搬運機器人可以直接叉取物料托盤進行運輸,并進...
發布時間:
2022
-
02
-
16
瀏覽次數:455
據氣象局消息,自2月11日開始,我國迎來一輪大范圍雨雪天氣。2月13日,北京氣象臺發布暴雪黃色預警信號,并預計至14北京市大部分地區累計降雪量將大于6毫米。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雪后的北京銀裝素裹出塵脫俗。然而本次降雪恰逢北京冬奧會期間,不禁讓人在欣賞雪景之余,平添一份擔憂。與夏季奧運會參賽項目相比,冬季奧運會戶外項目對天氣要求更高,風速、風向、能見度、雪溫、雪質……等等因素都會影響比賽成績,甚至對運動員安全也有一定影響。 據悉,為實現氣象監測、預報更快更準,助力賽事順利舉行,北京冬奧會的氣象服務已應用高精度氣象預報系統“睿圖-睿思”及“三維、秒級、多要素”的氣象監測網絡,能實現“百米分辨率、逐10分鐘”快速更新,保證“一項一策”“一場一策”。 北京市氣象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梁豐介紹,為護航北京冬奧會,保障冬奧氣象服務,自2015年起,北京氣象局在三個賽區建成了441套現代立體觀測設施。氣象觀測站再加上氣象衛星、天氣雷達等多種非常規探測儀器,一起構成了嚴密的“地、空、天”立體氣象監測網。搭配冬奧高精度氣象預報系統“睿圖-睿思”,采用機器學習等人工智能新技術方法,可形成未來24小時時段內的天氣預報。即便是在復雜地形下,也能做到“百米級”網格氣象預報,并且每10分鐘更新一次。與往屆冬奧會氣象預報的空間尺度“公里級”相比,北京冬奧會做到了“百米級”“分鐘級”,可謂一...
發布時間:
2022
-
02
-
15
瀏覽次數:505
發生疫情以來,聽得最多的就是“勤洗手、戴口罩、多通風”這些預防疾病的建議了。手是人體的“外交官”,人們一切的“外事活動”都要用手來完成。因此,手就很容易粘上許多病原體微生物。 它們往往會在手部與身體其他部位的接觸的時候乘虛而入,繼而引發人體的一系列疾病,如感冒、咳嗽、腸道傳染病、肺炎等,威脅人們的健康。 經歷了2年的抗擊新冠,洗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疫情的反復,也讓免接觸的自動感應洗手液機再次帶熱了市場。 自動感應洗手液機是利用人體感應自動給洗手液的一種裝置。它帶有透鏡和熱釋電傳感器,經電子線路的放大、比較,輸出一個開關信號,驅動一個直流電機帶動減速機構轉動,再通過連桿推動活塞,擠出洗手液。 我們都知道,紅外線是一種我們肉眼看不見的光,紅外線最顯著的的特性是它具有熱效應,也就是說所有高于絕對零度的物質都可以產生紅外線。利用紅外線技術可以控制很多產品,特別在自動控制方面,比如自動節能燈等。它利用人體發出的紅外線,當人體進入感應范圍時,紅外傳感器探測到人體紅外光譜的變化,自動接通輸出電路,打開相應負載,一旦人離開后,輸出自動關閉,實現節能效果。熱釋電紅外傳感器它是一種能檢測人或動物發射的紅外線而輸出電信號的傳感器,利用它可以作為控制電路的輸入端。 熱釋電紅外傳感器在結構上引入場效應管,其目的在于完成阻抗變換。由于熱釋電元輸出的是電荷信號,并不能直接使用,因而需要用電阻將其轉換為...
發布時間:
2022
-
02
-
15
瀏覽次數:548
特高壓建設在經歷2019年的投資節奏放緩之后,2020年中國經濟由于受到疫情及經濟壓力影響,中國政府將會加大對特高壓投資,特高壓投資將大規模全面重啟,再次迎來新一輪建設高潮,檢測儀器為其保駕護航。 受益于基建刺激疊加環保需求,特高壓工程建設加速,特高壓工程累計線路長度從2016年的16937公里快速提升至2020年的35868公里,年復合增長率達到20.63%。 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特高壓產業及其產業鏈上下游相關配套環節所帶動的總投資規模超3000億元,其中特高壓產業投資規模近1000億元,帶動社會投資超2000億元。到2025年,特高壓產業與其帶動產業整體投資規模將達5870億元。 另外,特高壓能大大提升我國電網的輸送能力。據國家電網公司提供的數據顯示,一回路特高壓直流電網可以送600萬千瓦電量,相當于現有500千伏直流電網的5到6倍,而且送電距離也是后者的2到3倍,因此效率大大提高。此外,據國家電網公司測算,輸送同樣功率的電量,如果采用特高壓線路輸電可以比采用500千伏高壓線路節省60%的土地資源。 據悉,特高壓建設在經歷2019年的投資節奏放緩之后,2020年中國經濟由于受到疫情及經濟壓力影響,中國政府將會加大對特高壓投資,特高壓投資將大規模全面重啟,再次迎來新一輪建設高潮, 據國家電網公司測算,輸送同樣功率的電量,如果采用特高壓線路輸電可以比采用500千伏高壓...
發布時間:
2022
-
02
-
14
瀏覽次數:426
據國家地震臺網微博消息,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2月10日15時36分在云南大理州大理市(北緯25.56度,東經100.04度)發生4.1級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 我們每天瀏覽國內外新聞,時有報道某地發生地震。強烈的地震對人類的經濟活動和人身安全造成傷害威脅。隨著現代科技的進步,地震檢測能力和應用也在不斷革新。地震檢測設備通常稱為地震儀,已經從使用傳統的筆和擺錘發展到使用電子和機電傳感器。這些傳感器的設計進步產生了具有不同工作頻率范圍、檢測機制和測量不同地震動參數的儀器。 今天我們來討論一下主要的地動傳感器及其物理原理,以及現代地震傳感器的使用標準。首先,簡單地介紹一下幾個現代地震儀和地震動傳感器。 1.應變地震儀 歷史上的地震儀器只能記錄地動位移。技術的進步使得通過不同機制來測量地動位移成為可能。應變地震儀或應變儀一般是指記錄和測量兩個地面點之間位移的儀器。傳統模型使用埋入或安裝在鉆孔中的實心桿。桿通常注入石英和其他對長度和應變變化高度敏感的材料。長度的變化歸因于地動引起的小位移。另一種實現方式稱為體積應變儀,它使用帶有充液管的安裝在鉆孔中的圓柱體。容器體積的變形會引起液位變化,再通過電壓位移傳感器轉換為地動位移。由于不需要傳統模型所需的特殊材料,體積應變儀在該領域得到了更廣泛的應用。激光技術的最新發展使得人們制作出了激光干涉儀,它大大提高了應變儀的精度。此類應變儀使用與...
發布時間:
2022
-
02
-
14
瀏覽次數: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