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20研究院院長表示:“回顧過去20年的水務改革,供水行業是水務改革的先行者,但從某種程度上說,這是一種先發制人的制度,似乎處于兩難境地。 E20研究院執行院長表示:“按照現有的國家政策、規劃和標準,目前水務行業至少有20萬億左右的市場空間來解決已知的問題。 如何解決困境?這20萬億空間怎么弄?水務行業需要一個“大腦”去思考。 智能水務是利用物聯網、智能傳感、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對供水、排水、節水、污水處理、防洪等進行智能管理,近年來受到各路資本的青睞。華為、阿里、萬科、中國移動等跨境運營商屢見不鮮。傳統水務企業正在積極應對數字化轉型帶來的挑戰,奔向機遇期。 《城鎮水務2035年行業發展規劃綱要》認為,水務行業將圍繞飲用水安全保障、“廠網河湖”水環境治理、城市排水防洪、資源節約綠色循環利用、水務行業數字化五大業務領域展開。傳統水務企業需要從粗放式發展向精細化轉變,環保水務企業也需要提升智慧,為用戶打造低碳節能的解決方案。 業內普遍認為,傳統水務一直存在勞動密集型、資源利用率低、經營管理粗放等問題。智慧水務理念的延伸和發展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基于智能水務改革,傳統水務行業有望構建全新的多技術支持系統,通過綜合感知、數據共享、智能控制和預分析,大大提高運營、維護和管理效率,增強應急響應能力。 就核心技術而言,物聯網、人工智能、云計算和大數據的全球席卷不斷沖擊著水務行業的現...
發布時間:
2021
-
06
-
30
瀏覽次數:480
國家統計局工業司高級統計師朱虹解讀2021年1-5月工業企業利潤數據。隨著疫情防控總體規劃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果的不斷鞏固,市場需求穩步恢復,工業企業經營狀況不斷改善,企業利潤持續穩定增長。1-5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83.4%,比2019年同期增長48.0%,兩年平均增長21.7%(以2019年同期為基礎,采用幾何平均法計算)。從5月份開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36.4%,比2019年同期增長44.6%,兩年平均增長率為20.2%。 5月份工業企業效益狀況表現出以下特點: 一是近70%的行業利潤同比增長,80%的行業利潤超過2019年同期。5月,41個主要工業行業中,28個行業實現同比利潤增長(或扭虧為盈),占比68.3%。其中8個行業利潤增速超過100%,6個行業利潤增速在30%-100%之間。與2019年同期相比,33個行業實現利潤增長,占比80.5%。 二是原材料制造業利潤保持快速增長。5月份原材料制造業利潤同比增長1.11倍,兩年平均增長32.0%,增速分別比規模以上行業高74.8和11.8個百分點,導致工業企業利潤快速增長。其中,得益于市場需求回升、商品價格上漲等因素,黑色金屬、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化工原料及化工產品制造業、石油、煤炭等燃料加工行業利潤增長較快,兩年平均增速為31%-68%。上述四個行業加在一起,兩年內將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提高...
發布時間:
2021
-
06
-
29
瀏覽次數:464
2020年,基于推進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需要,中國做出了“力爭2030年前碳達峰、爭取2060年前碳中和”的重大戰略決策。從時間上看,中國從碳峰值到碳中和的過渡期(只有30年)比歐美發達國家(50-70年)要短得多。從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來看,中國是煤炭生產和消費大國,其能源體系以化石能源尤其是高碳煤為支撐。2020年,煤炭將占中國一次能源消費的56.8%。由此可見,“雙碳”目標的實現不僅時間短、任務重,也是加快以煤炭為主的能源結構轉型的必由之路。 一、煤化工發展現狀 近幾十年來,隨著我國煤化工產業的發展,其能耗不斷下降,清潔環保水平不斷提高,整體技術水平和規模處于世界領先地位。但是,由于合成煤基化學品的原料氣需要通過水煤氣轉換,以滿足合成甲醇或石油產品所需的氫碳比,因此中國煤化工行業具有高耗水的特點。此外,煤制液體、煤制烯烴和煤制乙二醇的盈虧平衡油價分別為70美元/桶、45美元/桶和55美元/桶。當油價大于100美元/桶時,煤化工利潤可觀。然而,近年來,低油價和高煤價導致煤制油、天然氣、乙二醇和乙酸的整體損失。 因此,煤化工產業的經濟受到國際油價市場波動的影響,面臨巨大挑戰。最后,在2021年的全國人大上,“碳達峰”和“碳中和”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碳達峰、碳中和”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長期、頂層硬約束,并將繼續迫使經濟結構和能源結構加快轉型。同時,鑒于我...
發布時間:
2021
-
06
-
28
瀏覽次數:381
近年來,隨著我國大氣污染治理力度的加大,以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站、區域空氣質量監測站和背景值監測站為主的我國空氣環境監測網絡不斷完善,許多地方開始建設空氣監測超級站。 “藍天保衛戰”開始以來,通州區加大了環境檢測技術投入,建成了大氣顆粒物自動監測、餐飲業油煙在線監測、施工現場粉塵在線監測監管、車載導航監測等監測網絡。以上監測系統各有針對性,但目前仍有部分污染源無法實時監測,部分污染成分仍未知,如汽車尾氣排放、居民生活污染等。 為了落實“十四五”綠色發展目標,綜合評價環境空氣質量現狀,掌握污染構成及變化趨勢,通州區生態環境局專門建設了在線空氣污染源分析超級站,通過成分監測,可以定量分析通州區的污染構成及其貢獻率,指導政府制定精準的政策。 與現有的空氣質量評價站相比,超級站增加了源分析、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和OCEC的監測能力。通過源成分譜,可以量化污染源,準確分析各行業的污染比例、氣象因素的影響和區域傳播的影響,準確掌握重點區域顆粒物的來源、成分和分類來源,實現精細化管理,使污染成因“清晰”和“可見”。加強可控污染源管理,實時掌握不可控污染源的污染比例。為區域和結構性防控措施提供數據支持。 大氣環境監測超級站相當于監測站里的“特種兵”。普通的監測站可以“捕捉”常見的空氣污染物,而對于難以捕捉的“頑固敵人”,則需要這些“特種部隊”。通州區超級站的建立進一步滿足了大氣污染控制的需求,...
發布時間:
2021
-
06
-
25
瀏覽次數:492
前兩周,限產消息頻頻傳出,推動國內鋼價跌跌撞撞走出一輪反彈。隨著中國南方雨季的臨近和原材料價格的大幅下跌,盡管減產政策仍在意料之中,但鋼材價格的反彈已經顯示出結束的跡象。 從本周開始,受鐵礦石下跌近9%的拖累,線和熱盤的主要合約均下跌超過4%,兩個品種的期貨價格在21日晚再次上漲,開盤時均下跌超過3%。 但5月底后,密集的政策行動冷卻了鐵礦石、鋼鐵和煤炭的市場情緒,有色金屬等商品價格也大幅下跌,監管嚴格的局面保持不變。6月1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司、國家市場監督管理局價格監督競爭司聯合赴國家煤炭交易中心調查了解煤炭市場運行和價格變動情況,并召開座談會,研究如何確保煤炭等大宗商品的供應和價格穩定。第二天,動力煤價格漲跌。6月2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司、國家市場監督管理局價格監督競爭局赴北京鐵礦石交易中心調查。下午,鐵礦石價格大幅下跌。可見目前的政策依然是黑色系商品關注的焦點。 國投安信期貨分析認為,高層高度關注商品價格的上漲。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調查了北京鐵礦石交易中心。在貨源和價格穩定的情況下,市場投機情緒不斷降溫,給黑色系帶來一定壓力。現階段市場政策復雜,鋼材價格可能會繼續保持快節奏、高波動的大幅波動趨勢,關注需求及相關政策的演變。 從需求方面看,南方雨季即將到來,鋼材需求轉向淡季,庫存進一步積累的跡象日益明顯。據統計,截至6月17日這一周,全...
發布時間:
2021
-
06
-
24
瀏覽次數:531
集成電路制造是集成電路產業的關鍵環節,集成電路制造技術的突破直接關系到我國集成電路的自給自足。近年來,外國對中國集成電路行業的制裁,促使中國不斷突破集成電路制造技術,尋找出路。隨著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的不斷發展,2020年中國集成電路制造業市場規模達到2560億元,產量達到2614.7億件。 1、集成電路制造是推動國家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的關鍵 集成電路制造屬于集成產業產業鏈的中游,是當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性、基礎性、主導性產業,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保障國家安全的重要支撐。集成電路制造業的發展直接關系到我國科技、軍事等領域的發展趨勢。因此,集成電路制造業對中國綜合國力的發展尤為重要。 2、國家高度重視集成電路制造業的發展 ——國家不斷對集成電路制造行業進行扶持 1958年以來,中國將集成電路制造技術的發展提升到國家建設水平;1978年,通過改革開放,國家投資13億元,扶持24家企業從國外引進33條先進生產線;自2000年以來,中國從財稅、投融資、研發、人才培養等方面對中國集成電路制造業給予了支持,促進了中國集成電路制造業的快速發展。 ——大基金一期重視集成電路制造行業的發展 全國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以下簡稱“大基金”)于2014年9月24日正式成立。大型基金是專門為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而設立的,旨在為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提供良好的金融支持。 在大基金...
發布時間:
2021
-
06
-
23
瀏覽次數:454
近年來,我國對環境保護的要求越來越高,尤其是“碳中和”、“碳達峰”戰略提出后,鋼鐵行業作為中國碳排放最多的行業之一,在減少碳排放領域任重道遠。而鋼渣處理是針對煉鋼產生的廢渣進行二次利用,大鋼、小鋼、粒鋼回煉鋼有助于減少鋼鐵行業的耗材,從而減少碳排放。目前,鋼渣瀝青已成功應用于陽芒高速公路的施工過程中,效果良好。未來,利用鋼渣修建道路不僅可以提高我國鋼渣的綜合利用率,還可以提高路面的吸水性和抗滑性,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本文的核心觀點是,在“碳中和”、“碳達峰”的環保政策下,我國鋼渣處理規模不斷擴大,鋼渣綜合利用不斷增加。鋼渣道路建設可以提高我國鋼渣的利用率,保護我國的生態環境,使我國盡快實現“碳達峰”。 1、我國鋼渣產量隨著粗鋼產量的增加而增加 在中國環保政策的壓力下,中國鋼鐵企業積極推進清潔生產。鞍鋼、寶鋼、唐鋼等大型鋼鐵企業成立了專門的鋼渣處理廠,加大鋼渣處理力度,開始改革鋼渣處理方式,提高鋼渣利用率。 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20年粗鋼產量將達到10.65億噸,比2019年增長6.97%。根據工業固體廢物網的數據,2018年我國鋼渣產量約為1.39億噸,占粗鋼產量的15%。根據我國鋼渣產量與粗鋼產量的比例,預計2020年中國鋼渣產量約為1.6億噸。 2、鋼渣瀝青是鋼渣下游的主要應用領域之一 鋼渣的下游應用包括鋼渣水泥、鋼渣瀝青、農用肥料、燒結材料和廢水處理。目前,根...
發布時間:
2021
-
06
-
22
瀏覽次數: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