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肅省近日印發的《2022年全省生態環境監測工作方案》中,也詳細列明了包括空氣、水、土壤環境監測等內容外,污染源監測、聲環境監測、衛星和無人機遙感監測、輻射環境監測等多種監測內容。 監測正充當著生態環境治理與保護中的“重要角色”!在監測手段與技術越來越充實與豐富的當下,整個環境監測行業正在逐漸走向縱深。從水質監測儀器設備的銷量來看,需求側正保持著旺盛的增長活力。數據顯示,2018至2020年,水質監測設備的銷量穩定攀升,年銷量增長均超5000套。水質監測企業的技術更新也顯出更強的推動力量。此外,水質監測行業企業的創新力也在逐漸增強。作為當下環境監測下的一個重要分支,水質監測的市場還要擴大! 2022年3月中旬,生態環境部發布《“十四五”生態保護監管規劃》,明確當前我國生態監測網絡體系還不完善,并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立全國生態監測監督評估網絡。在文件明確的生態保護監管的重點區域中,可以看到對水質監測的要求相對較大,長江、黃河流域,海岸帶的水質監測與監管都是重點。3月30日,生態環境部召開的3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又再次提及生態監測,并表示未來將嚴控監測設備的運行問題,守住環境數據質量等。已然可以明確的一點是——以水質監測為重點之一的環境監測是為生態體檢的重要“指標”,不容錯漏。 2020年,我國水質監測市場規模已經超過了378億元。在已知水質監測行業走進...
發布時間:
2022
-
04
-
13
瀏覽次數:413
2021年12月15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生態環境部、財政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18個部委聯合印發《“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工作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要推動100個左右地級及以上城市開展“無廢城市”建設,到2025 年,基本實現固體廢物管理信息“一張網”,“無廢” 理念得到廣泛認同,固體廢物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得到明顯提升。 《方案》的發布不僅加快了“無廢城市”建設推進的速度和力度,同時也給環保產業中的大固廢市場帶來了利好信號。一、為什么要搞無廢城市建設? 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固體廢物產生量最大的國家。據生態環境部發布的《2018年全國大、中城市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年報》,2017年,202個大中城市生活垃圾產生量20194.4萬噸,處置量20084.3萬噸,處置率為99.5%。 近些年,隨著快遞、外賣等新業態的出現,固體廢物增長也不容忽視。由于回收、分類和資源化利用不充分,無害化處理不及時,部分城市甚至出現了“垃圾圍城”現象,與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差距較大。二、無廢城市建設目前處在什么階段? 我國是較早提出此概念的國家,但相比于發達國家,在“無廢城市”建設方面起步稍晚了些。目前,我國“無廢城市”建設處于探索期,技術路線和商業模式都有較大提升空間,但這也恰恰給各細分領域提供了巨大的潛在市場。 ...
發布時間:
2022
-
04
-
12
瀏覽次數:11
在《“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方案》印發之時,業內就預感認為無廢城市建設將開啟萬億量級的新市場。現在,“無廢城市”的市場誠然已經迎來了發展的“膨脹期”,細劃出來的N個分領域,都在“無廢”的掌控下,越走越俏。 其一,我國要建設的“無廢城市”屬于“剛需”一般的存在。放眼全球,中國是固廢產量最大的國家之一,而在我國的環境污染因素中,固廢污染也占據著“上風”。 其二,我國的無廢城市建設水平還不高,隨著快遞業、外賣業的新興,應對固廢污染的壓力增大。因此,無廢城市建設需要加速推進,市場活躍度也相應拉升。在發展“無廢城市”的“快車道”上,工業固廢是“開刀”關鍵。 據《2020全國大、中城市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年報》顯示,2019年,196個大、中城市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為13.8億噸,工業危險廢物產生量為4498.9萬噸,醫療廢物產生量為84.3萬噸,城市生活垃圾產生量為2.4億噸。其中一般工業固廢的占比最大,工業固廢獲得了開展“無廢”試驗的優先條件。此外,對于已經產生的固體廢棄物來說,現行有效的一個方法是“再利用”。 工業固廢綜合利用工作是重要的污染防治及資源化工作之一,但依照目前的情況來看,工業固廢領域的綜合利用還有提升的大空間。今年開年,國家發改委辦公廳就發布了《關于加快推進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示范建設的通知》,要推動實現“到2025年大宗固廢年綜合利用量...
發布時間:
2022
-
04
-
11
瀏覽次數:378
黃河奔騰入海,哺育了萬千中華兒女,我們總親切的稱之為“母親河”。現如今,黃河流域的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已經成為重大國家戰略之一。自2018年以來,生態環境部連續多年組織開展長江經濟帶“清廢行動”,對長江經濟帶固體廢物傾倒情況進行全面摸排整治。3月30日,生態環境部3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提出,2022年將在陜西、山西、河南、山東4省繼續開展黃河流域“清廢行動”。此外,還將對“信息填報不規范、虛假整改、重復傾倒”等突出問題,舉一反三,將利用衛星遙感同步核實現場整改情況,切實壓實地方政府整治責任。回望過去,2021年黃河流域“清廢行動”取得階段性成效,并提前完成整治既定目標。其中,應用衛星和無人機遙感技術對黃河干流中上游內蒙、四川、甘肅、青海、寧夏5省(區)24個地級市約7.5萬平方公里開展遙感識別,并結合實地調查,共確認問題點位497個。目前,在經濟新常態下,生態環境保護已然成為產業結構綠色轉型的“金鑰匙”,黃河流域治理工作也是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助推器”。 以齊魯大地為例,過去一年,山西省生態環境系統全面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筑牢生態環境陣地,提速建設美麗山西。2021年,山西省陸續出臺了《“十四五”“兩山七河一流域”生態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生態經濟發展規劃》《生態省建設規劃綱要(2021—2030年)》等一系列環境政策,生態保護力度持續加大。再看看陜西省,...
發布時間:
2022
-
04
-
08
瀏覽次數:23
新一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來了!入駐河北、江蘇、內蒙古、西藏、新疆5個省(區)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點名京津冀、長江經濟帶、長三角、黃河流域,管網、污泥、滲濾液或仍將成為焦點。 建&管一個不能少,工業污水一點不能漏 沒錯,2022年3月22日,生態環境部官宣“第二輪第六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全面啟動”。就在前一天,繼中央第二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向貴州省反饋督察情況之后,生態環境部又陸續公布了中央第一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向黑龍江省反饋督察情況、中央第三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向陜西省反饋督察情況、中央第四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向寧夏回族自治區反饋督察情況。 總結來看,環保督察反饋的問題集中于“兩高”項目盲目上馬,督察問題整改不到位,長江和黃河流域保護工作不力,污水處理設施/垃圾焚燒發電設施等建設滯后等。細分來看,管網、污泥、滲濾液,哪次不是在中央環保督察曝光案例中強刷存在感,業界認為這次也不會例外。而縱觀中央生態環保督察最新反饋的問題,要“長點心”的可不止上述“三人組”。 某工業園區位于地下水超采區,園區內企業長期無證取水;某工業園區大量尾水通過滲漏方式外排;某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成為“稀釋排放工業廢水的通道”;某工業園區廢水直連雨水管網......從一堆環境問題中很容易就挑出了這些典型,顯然一批被踩點的工業園區,在工業污水處理方面的“建”與“管”問...
發布時間:
2022
-
04
-
08
瀏覽次數:408
2022年3月25日下午,中央第二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江蘇省動員會在南京召開后,第二輪第六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全部實現督察進駐。 不到兩周時間,生態環境部于4月6日集中通報了督察工作中的5個典型案例。其中發現的突出問題包括:非法采礦,流域治理推進、管理不力等。 在2月下旬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召開后,環保在線就曾基于前幾輪的中央督察情況做過一次整理,污水排放問題是督察工作的要點之一,更是環境保護的要點之一。在此次呈現出來的問題中,污水直排、偷排等相關問題果不其然又“重出茅廬”了。在上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入河入海排污口監督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例行吹風會上,生態環境部副部長向公眾透露,自2019年啟動排污口排查整治以來,已經解決了8000余個污水直排、亂排的問題。這份排查整改的成績是花了3年多的時間才取得的,而從目前的督察情況來看,仍然還有污水不合規排放的問題“零星”出現。 除了中央環保督察通報的案例,各地在近期排查整改工作中也不乏發現污水不合規排放的問題。如江西上饒某餐館污水直排,影響周邊生活環境;湖南株洲在進行入河排污口排查時發現一豆腐生產加工點污水直排,并責令其立即停止生產等。 可以看到的是,盡管排污口整改工作已有成效,相應的懲治措施也在進一步完善中,但要全面消除污水直排、偷排等問...
發布時間:
2022
-
04
-
07
瀏覽次數:408
環保行業常變常新,目前,再生經濟目前在行業內可謂是“混地風生水起”。再生鋁、再生銅、再生鐵等等,都慢慢地找到了更好的“歸宿”。外加上還有循環經濟這個堅實的臂膀在,再生經濟可太有“安全感”了!話說回來,再生經濟的發展契機都在哪兒? 1、再生塑料 從我國目前的實際情況出發,再生塑料的發展是順應綠色發展需要的。 2020年,中國正式提出碳達峰、碳中和的具體目標,以推動我國綠色低碳發展。曾有業內專家表示,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個長期過程,需要穩進。隨著“雙碳”目標的進一步落實,循環經濟來了,再生經濟也不出意外地“火”了。因此,再生塑料作為契合我國發展思路的產物,要嵌套進“雙碳”的背景墻是說得通的。 而在整個塑料行業中,也可以看到正在出讓更多的空間給再生塑料。有業內人士估計,今年我國再生資源的回收利用將會有逐步提高,預計將超過20%。而回看2020年,我國的再生資源利用率只有17.6%。再生利用水平不高,再加上國家對于再生經濟的支持下,可以看到再生塑料行業的增速將提高,發展空間將再度擴大。 2、再生能源 當大環境面臨能源稀缺等問題的檔口,再生能源就自然地被看到了。可以說,現在再生能源的賽道也是非常火爆,甚至是最火爆的。 據世界銀行數據顯示,多國對于燃料的依賴性強,在社會經濟發展的同時,到2030年全球...
發布時間:
2022
-
04
-
06
瀏覽次數:380